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德育工作 > 心理健康

心理学现象——自证预言

发布时间:2023-10-25 15:27:20 作者:马士辉 浏览:2543 次
【字体大小:

自证预言,换言之也就是你自己能够在没有做到某件事情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个安慰:是的,这件事情我确实做不到,这种心理现象在生活中确实会发生。在心理学中,这种人的自我暗示、先入为主的判断对事件结果产生影响的现象,叫做“自证预言效应”,也被称作“自我应验预言”。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一种在心理学上常见的症状,意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常见的就是很多人觉得自己在读书方面很弱,就算自己有时间读书了,也觉得自己看不懂这些书中的东西,然后你就对自己说:“果然我不是一个读书的材料!”这样下去自己会越来越看不懂书中的东西,慢慢的自己也就相信自己真的不是一个读书的料。相反地,假如你相信自己,那么就会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学的人,其实这些结果就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欲望是否强大。

在心理学上,为什么我们越相信什么,越会发生什么呢?

实际上,事件之所以会朝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是因为人的观念或期待会影响到行为,行为会影响结果,最终印证最初的想法。

比如,一个正在找工作的人,在收到面试邀请时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不会被录取,那么他便更容易在面试中紧张、失误,果然表现不佳,没有被录取。

除了我们自己的预期会成真以外,别人对我们的期待,特别是自己喜欢、钦佩的人对我们的期待,也会成真。

现实生活中,积极想法会带来好的结果,但是消极、悲观的信念则会让我们表现更糟。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能怎么做才能避免自己负面的预言成真呢?

  1. “假装自己能成功”

我们可以多用积极的语言给自己一些正面暗示,就算是面对艰巨的挑战,也多对自己说一些激励勇气的话语,多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假装自己能成功,直到真正获得成功。

  1. 与人交往中避免先入为主

在与人相处时尽量避免先入为主,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过度放大别人的缺点,用全面、包容的眼光看待对方,这样能够看到别人更多的优点。

  1. 教育孩子应以鼓励为主

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多帮助孩子看到他们自己的长处,在教育的过程中多表达对孩子的信心和鼓励,这样孩子心理会变得更加自信,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自证预言效应在心理学上有一定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它的这些积极作用,从而取得良好的成果。当然,面对他的局限性我们也要客观对待,有的时候因为一些事实存在的因素,我们并不能让所有自己心里想的都能实现,所以,我们需要理性对待这些心理学现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