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建设动态

城南中学党支部学习《学校中层干部需具备的职业素养》

发布时间:2022-03-19 09:38:35 作者:yanglei 浏览:1319 次
【字体大小:

学校要发展,既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也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中层管理干部队伍。得力的中层干部不仅是校长施政的左膀右臂,还是校长决策的参谋智囊。中层干部执行力强,将利于校长的决策施政水平提高,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所以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具体管理者和直接责任人,中层干部必须具备以下职业素养:

第一、做到政治上过硬,有大局观念,有服务和责任意识

常言道:一所学校就如同一个乐队,没有统一的指挥,就弹奏不出优美的旋律。学校的发展是全体教职工共同的事业,而且,要弹好协奏曲,必须要有主旋律。主旋律是什么?就是学校的统一与和谐,就是学校行政的核心领导和集体智慧,离开了这一主心骨,学校只能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更谈不上和谐。所以,一所学校要创建和谐校园,首先是我们的行政班子成员要有大局观念,有服务和责任意识。为此,我们学校行政干部必须做到“五个要”:(1)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发展、改革为前提,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2)要体现“三个有利”的科学发展观。我们的一言一行,必须以有利于学校的稳定、有利于学校的改革、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为衡量的标准;(3)要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作风。教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人对事都应该有独立的思考和客观的评价,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拉帮结派,以感情的亲疏来影响认知的正误;(4)要有相互尊重的态度。我们不能将个人意愿强加于他人,也不能盲目随波逐流;(5)在工作中,要发挥主动性,遇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不能拖拉,不能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第二、要做到业务精湛、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学校中层干部是一名专业化干部,首先在教学业务上要精湛,作为一名专业化干部,对自己所教学科应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养,这样在你所率领的教师团队中才有一定的威信,有威信,就能利于工作的开展,决策的实施。其次在学校管理工作方面也要精湛,中层干部要有较高的学校管理能力,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岗位认知能力。每一个中层干部就像足球场上的运动员一样,要十分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后卫”,还是“前锋”?自己这个位置活动范围有多大?自己在这个活动范围内要完成哪些任务?什么时候不能“越位”?什么时候需要“补位”?什么时候加入“助攻”?这些,都要求运动员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足球运动员,心中装着集体的目标,讲究同伴互助,才能赢得整个球队的胜利。
  2. 政策领悟能力。学校中层领导对校长、副校长负责,又要主持处、室的工作,他们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中层干部要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法规,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执行时以法治教。另一方面,要吃透校长的决策,真正领悟校长的决策意图、决策过程、决策内容、决策效果,并以此作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做到执行时不片面,不偏向,不走样。
  3. 计划条理能力。中层干部对校长决策意图的理解,具体体现在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中。每学期,各个部门、处室都要根据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部门计划,围绕学校的总体思路,结合部门特点,落实可行的措施。重大活动、重点工作还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拿出时间表。要保证部门与学校工作的整体性、一致性、连贯性。在制定计划、方案的过程,多请教师参与,多听取采纳教师的意见、建议,把部门的要求变成教师的自觉认同。
  4. 组织实施能力。学校中层干部要能通过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教师的潜能,实现管理决策层的用心、中层的上进心、教师的责任心“三心”最佳组合。对全体成员进行考核,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教职员工的自我管理。
  5. 全面协调能力。作为学校中层干部,起的是桥梁、纽带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协调就是沟通,就是及时上传下达,倾听“民心”,反映“民意”,解读校长之声,是共识协调;学校中层干部直面教职员工,碰到的现实问题要多一些,协调就是理顺,创设人与人、人与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往环境,是关系协调。最好的协调原则就是实现共赢。
  6. 深刻洞察能力。这是一种判断思维能力。中层干部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认真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提炼出真实的信息,供校长决策参考。对教职员工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或改革中的一丝曙光,能洞察先机,及时予以抑止或张扬。未雨绸缪,是有洞察力的表现。

第三、工作作风要务实

中层干部的工作作风要务实,首先做到求实,是指我们做一切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既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可畏缩不前。求实是工作的“出发点”。其次要务实。务实,是指工作的具体抓法要“务实”。务实是工作的着力点,切忌虎头蛇尾,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三要落实。荀子曾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行善,身行恶,国妖也”。言行一致,崇尚实干,这是历代贤明政治家所推崇的。人为事生,事推人成。作为年轻干部,不仅要会说,更要会干,会抓落实。落实,是评价和检验工作的标尺,是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评价一项工作,我们不能仅听其言,而要察其行,更要观其果。

做到求真务实,要力戒工作浮于表面。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潜心学习,埋头苦干,竭心尽力为党的事业添色增彩。想问题、做事情要少考虑领导知道不知道,多想想学校发展需要不需要。要在那些打基础、管长远、固根本的工作上多动脑筋、花气力,坚决摒弃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的不实作风。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人心,靠上级封不来,靠权力压不来,靠自己吹不来,靠小聪明骗不来,惟有时刻以“三个代表”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赢得全体教职员工的肯定。要带着对教职员工的深厚感情,关心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困难,把解决思想问题寓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把实际情况反馈及群众的意见呼声及时与校领导沟通,时刻研究教职员工思想观念的变化,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总之,校长需要一支能深入基层群众,深入工作一线的中层管理干部队伍,这样才能保证校长决策的正确性和施政的有效性。

第四、要有前瞻性,在平时要注重学习、注重积累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青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那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中层干部能从一般工作人员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其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创新不断积累的过程。并且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我们的知识结构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这样我们自身的知识储备、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在系统学习原著的基础上,努力掌握其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从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自己的工作才会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其次,中层干部要善于从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中收集各种前沿信息,并对信息有辨别筛选能力,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再次,在不断学习基础上,还要不断积累相关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可以在每一阶段进行反思总结,在反思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学校的中层干部要具备高尚的品德,政治上过硬,有大局观念,有服务和责任意识,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同时,还要做到注重学习,在观念上有前瞻性;在工作中要有精湛的业务、务实的工作作风;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才能,锐意进取,为了学校的发展当好排头兵,做好先锋队!

dj1.jpg


dj2.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