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教研 > 学科建设 > 理化生组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生地组第1周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2-21 17:18:23 作者:高修政 浏览:233 次
【字体大小:

生地教研组第1周教研活动

第一次教研活动

1.png

时间:2025年2月18日 上午第三、四节课    主讲人:全体组员

主题:学科教学计划制定

一、发言主要内容:

周次

时间 (周几、第几节课)

活动内容

主讲人

第一周 (2.10-2.14)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

 

第二周 (2.17-2.21)

周二

本学期学科教学工作计划研讨

刘佳璐

周四

集体备课

刘佳璐、杨莎莎

第三周 (2.24-2.28)

周二

论文参选内容研讨

张碧野

周四

集体备课

王培培、张碧野

第四周 (3.3-3.7)

周二

观摩优质课

谢银艳

周四

集体备课

谢银艳、周文昊

第五周 (3.10-3.14)

周二

公开课

周文昊

周四

集体备课

康亚轩、赵海梅

第六周 (3.17-3.21)

周二

观摩优质课

康亚轩

周四

集体备课

刘佳璐、杨莎莎

第七周 (3.24-3.28)

周二

新教材培训学习

赵海梅

周四

集体备课

王培培、张碧野

第八周 (3.31-4.3)

周二

观摩优质课

刘佳璐

周四

集体备课

谢银艳、周文昊

第九周 (4.7-4.11)

周二

学科活动安排

杨莎莎

周四

集体备课

康亚轩、赵海梅

第十周 (4.14-4.18)

周二

新教材培训学习

王培培

周四

集体备课

刘佳璐、张碧野

第十一周 (4.21-4.25)

周二

公开课

张碧野

周四

集体备课

王培培、杨莎莎

第十二周 (4.27-4.30)

周二

公开课

谢银艳

五一假期

五一假期

谢银艳、张碧野

第十三周 (5.6-5.9)

周二

公开课

周文昊

周四

集体备课

康亚轩、周文昊

第十四周 (5.12-5.16)

周二

观摩优质课

康亚轩

周四

集体备课

刘佳璐、赵海梅

第十五周 (5.19-5.23)

周二

公开课

赵海梅

周四

集体备课

王培培、杨莎莎

第十六周 (5.26-5.30)

周二

公开课

刘佳璐

周四

集体备课

谢银艳、张碧野

第十七周 (6.3-6.6)

周二

公开课

杨莎莎

周四

集体备课

康亚轩、杨莎莎

第十八周 (6.9-6.13)

周二

公开课

王培培

周四

集体备课

刘佳璐、张碧野

第十九周 (6.16-6.20)

周二

研讨期末复习方案

张碧野

周四

集体备课

王培培、周文昊

第二十周 (6.23-6.27)

周二

期末复习

谢银艳

周四

集体备课

谢银艳、赵海梅

第二十一周 (6.30-7.4)

周二

地生会考复习计划

周文昊

周四

集体备课

康亚轩、杨莎莎

第二十二周 (7.7-7.11)

周二

学期总结

康亚轩

周四

集体备课

刘佳璐、张碧野

生地教研组第2周教研活动

第二次教研活动

2.png

时间:2025年2月20日 上午第一节课    主讲人:刘佳璐

主题:集体备课 听课人:生物组全体成员

一、发言主要内容:

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大约35亿年前,当时只有最简单的单细胞生命形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复杂的多细胞生命形式逐渐演化出来,并形成了现今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进化的时间线是按照地质年代来划分的,主要包括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 代和新生代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生物群落和演化事件,其中最为重 要的是物种大灭绝和辐射演化事件。

1、物种起源

1859年,C.R.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论证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由共同祖先发展而来,它们之间有亲缘关系,并提出自然选择学说以说明进化的原因,从而创立了科学的进化理论,揭示了生物发展的历史规律。

2、进化特征

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表明,生物进化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从中呈现出一种进步性发展的趋势。

一般说来,进化过程的进步具有如下特征:

1. 在生物界的前进运动中,可以看到不同层次的形态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和完善化;与此相应,生理功能也愈益专门化,效能亦逐步增高。

2. 从总体上看,遗传信息量随着生物的进化而逐步增加。

3. 内环境调控的不断完善及对环境分析能力和反应方式的发展,加强了机体对外界环境的自主性,扩大了活动范围。

生物进化的道路是曲折的,表现出种种特殊的复杂情况。除进步性发展外,生物界中还存在特化和退化现象。特化不同于全面的生物学的完善化,它是生物对某种环境条件的特异适应。这种进化方向有利于一个方面的发展却减少了其他方面的适应性,如马由多趾演变为适于奔跑的单蹄。当环境条件变化时,高度特化的生物类型往往由于不能适应而灭绝,如爱尔兰鹿,由于过分发达的角对生存弊多利少,以至终于灭绝 [2]。对寄生或固着生活方式的适应,也可使机体某些器官和生理功能趋向退化。如有一种深海寄生鱼,雄体寄生在雌体上,雄体消化器官退化,唯有精巢特别膨大,以保证种族繁衍。

生地教研组第1周教研活动

第二次教研活动

3.png

时间:2025年2月20日  上午第一节课            主讲人:杨莎莎

主题:集体备课   参与人:地理组组员             主持人:刘佳璐

发言主要内容:

“东北三省”这节课重点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侧重培养学生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上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让学生主动的读图,充分发挥地图的重要作用,另外,可以通过互动上台和游戏等环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