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教研组第2周教研活动
第一次教研活动
时间:2025年2月25日 上午第三、四节课 主讲人:张碧野
主题:学科教学计划制定
一、发言主要内容:
基于即将要参加论文评选活动,我们组研讨了准备参选教师的课题选择及确定,并就论文大体内容格式研讨如下:
主题:初中地理与生物跨学科----以生态系统为例。
通过引言件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说明论文将结合地理和生物两个学科的知识。接着论述生态系统、以某一具体地方为例,介绍该地生态系统及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最后结论是怎样的,并进一步展望未来。
生地教研组第2周教研活动
第二次教研活动
时间:2025年2月27日 上午第一节课 主讲人:张碧野
主题:集体备课 听课人:地理组全体成员
一、发言主要内容:
集体备课第八章第一节《日本》,具体内容如下:
播放日本宣传片,内容包括学生熟知的樱花、富士山、动漫、相扑等人文和自然景观,导入新课。然后根据学习一个区域的方法,先从地理位置认识日本,读图识图寻找地理信息,学生回答;然后认识认不得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等,由此结合活动题,让学生探究: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以及思考地震火山的影响(利和弊),并结合活动,总结日本的抗震救灾经验。
生地教研组第2周教研活动
第二次教研活动
时间:2025年2月27日 上午第一节课 主讲人:王培培
主题:集体备课 听课人:生物组全体成员
一、发言主要内容:
教学思路
本教材把人类作为生物世界的普通一员,从整个生物进化的角度来探讨人类起源和进化问题。因此,教材内容不仅注意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更加注意人类与其他动物的联系。期望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观念: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人类的“亲戚”;人类既不是大自然的特殊产物,也不是世界的主宰者,而是生物圈的普通一员,并与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类人猿和人类的分化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自然选择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结果。
教材在内容的具体安非上;以讨给人关和类人猿的亲缘关系为切入点,进而探讨由猿向人的过度以及人与猿的分界标志:对人类的进化阶段进行简化处理,仅以各个进化阶段的体质特征、文化遗产及其主要代表为线索;对现代人种的划分点到即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