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教研组第5周教研活动
第一次教研活动
时间:2025年3月11日 上午第三节课 主讲人:周文昊
主题:公开课及听评课
一、发言主要内容
本次公开课的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章我国的《黄土高原》中的
一,黄土高原新课引入.
本节内容分为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四部分内容.
目前常见导入形式:歌曲导入、影视导入,故事导入等。(平凡世界)
创新使用将导入的内容,形成一系列的体系、如浔黄土高原、品黄土风情
析黄土成因,观黄土地貌
二、重难点解析
1.文明的摇篮(介绍):位置范围,黄土风情一笔代过.
2.风吹来的黄土与严的水土流失是本节的全难点,建设动加入班级实验:
使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风吹来的黄土(可实验).山脉阻挡.
3.情感升华:水土保持
点评课:
赵海梅:地图使用不规范,因配以适当的图片加以讲解黄土风成说的内容。
杨莎莎:进度有些快,知识点有些零碎。
谢银艳:教态自然,具有激情、内容全面设计有合理。地图有些不清楚。
生地教研组第5周教研活动
第二次教研活动
时间:2025年3月13日 上午第一节课 主讲人:康亚轩
主题:集体备课
一、发言主要内容
《血液循环》
一、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1、从血流方向、血流速度、管壁特点,管腔大小分布等五个纬度自主阅读找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渗透结构与功能观.
2、“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播放视频.
二、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1.观察心脏--视频
①左右心室壁的厚度、是否相通?②心室与心房壁厚度,是否相通?③流动方向、动脉瓣、房呈瓣?
2、心脏功能、心率、心输出量、心脏锻炼、
生地教研组第5周教研活动
第二次教研活动
时间:2025年3月13日 上午第一节课 主讲人:赵海梅
主题:集体备课
一、发言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地图能够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南亚/三面临海)、三大地形区及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分析人口增长、农业分布(水稻、小麦)与气候关系;了解服务外包产业(“世界办公室”)。
【重难点】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影响;人口问题与资源矛盾。
【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播放印度文化片段(如泰姬陵),提问“为何粮食生产受季风牵制?”
2. 新课讲授:
- 读图定位邻国、地形区;
- 对比气候图分析旱涝成因;
- 结合案例讨论人口压力(如贫民窟);
- 探究农业布局与自然条件关联。
3.活动:分组辩论“人口多是优势还是负担?”;绘制思维导图归纳地理特征。
4. 总结:强调人地协调,布置分层作业(填图/人口问题小论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