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教研组第6周教研活动
第一次教研活动
时间:2025年3月25日 上午第三、四节课 主讲人:赵海梅
主题:公开课及听评课
一、发言主要内容
本次公开课的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下《俄罗斯》。设计思路:以“中俄共建北极航道”热点事件为情境主线,通过探究北极航道的自然条件,串联俄罗斯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自然要素间的联系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1、通过北极航道路线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及海陆特征。
2、结合航道沿线自然条件,分析俄罗斯地形、气候、河流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任务一:定位航道-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任务二:破解障碍-气候与地形挑战;任务三:溯源助力-河流与资源支撑;任务四:探农业分布-自然条伴解码。最后进行成果展示和升华拓展。
评课:周文昊老师:导入的内容与教学内容串连不紧密,可采取另一种导入方式以"俄罗斯糖和饼干"为线索导入,提问这是产自哪里?(地理位置)我们一起坐飞机飞往莫斯科,沿途会看到什么风景?(地形与河流)回来时可坐火车(铁路运输),因为西伯利亚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杨莎莎老师:教学内容较丰富,但“俄罗斯邻国”这部分没有提及,应简要提及俄罗斯临国;教学环节完整.课堂氛围较好。
张碧野老师:各环节衔接不流畅,知识点有点碎散,注意过渡用语;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次提及北极航道与本节内容的关联度,多运用一些时事热点话题(视频)穿插其中。
生地教研组第6周教研活动
第二次教研活动
时间:2025年3月27日 上午第一节课 主讲人:张碧野
主题:集体备课 听课人:地理组全体成员
一、发言主要内容:
《西亚》集体备课思路整体如下:
首先是导入:视频播放苏伊士运河拥堵事件,问这是哪里?为什么苏伊士运河拥堵会导致全球石油期货价格飙升?接着进入新课学习。这个地区——西亚的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通过出示地图和探究问题,找出西亚的位置重要性,并完成活动题。接着进入争夺“黑色黄金”-石油,找出西亚石油的分布及在世界中的地位,通过活动题,完成西亚石油的海上输出路线。最后通过气候和河流图认识西亚水资源匮乏的状况及解决措施,树立节约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生地教研组第6周教研活动
第二次教研活动
时间:2025年3月27日 上午第一节课 主讲人: 主题:集体备课 听课人:生物组全体成员
一、发言主要内容:
本节内容属于八年级下册“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第3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的第一课时,本节教材通过“植物系统进化树”和“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等,引导学生初识不同的植物类群,进而通过图片展示和文字描述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不同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热爱植物和保护植物的情感。
将原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先通过与藻类的比较,统一介绍“植物的特征和主要类群”,再通过教材提供的图片说明“植物亲缘关系的远近”,之后通过教材的建议活动“观察比较常见的苔藓和蕨类植物”来介绍三大类群中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最后举例说明其与人类的关系。这样的微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重要概念的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